学术知识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催醒的临床研究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催醒的临床研究 2021-3-18 本文被阅读 1531 次

 王士强,麦浩坚,钟新云,张琦辉,魏建功,宋同均,刘裕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简介:王士强男,学士,副主任医师,从事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救治及神经外科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术后昏迷超过 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 分的脑损伤患者 52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26 例。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2 个月后 GCS 评分、JFK 昏迷恢复量表评分(CRS-R)、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 GCS 和 CRS-R 评分分别为(11.01±1.19) 和(8.62±1.34), 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 治疗组的 EEG 以及 BAEP 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改善脑神经电生理活动,促进脑损伤术后患者苏醒。

        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持续高颅压及继发性脑干损害,并出现昏迷。我们对脑损伤昏迷患者采取急救与后续促苏醒一体的治疗体系。

        病情基本稳定后即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并记录了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意识评分及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特征,以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1 年2 月至2014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 例,其中男34 例,女 18 例。 纳入标准:颅脑损伤急诊术后 7 d,呼吸及循环系统基本稳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 分; 颅内活动性出血停止; 患者家属自愿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并发症;近期发作;年龄在 10 岁以下或者 60岁以上者;孕妇;未满疗程、中途死亡或自动出院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26 例,两组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类型、术前 GCS 评分、手术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控制颅内压、神经促醒药物应用、高压氧治疗、运动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等。

1.2.2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仪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将电极置于右侧腕关节掌面腕横纹上 2 cm 正中神经点,施加直流电刺激,采用不对称方波, 波宽 300 ms, 刺激强度 10~20 mA, 频率 40 Hz, 每分钟工作 20 s, 静息 40 s, 每日行电刺激治疗 8 h,每周 6 次,2 周为 1 个疗程,治疗 4 个疗程后进行评估。

1.3 临床观察项目

病人入选后即根据分组进行相应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 个月后GCS 评分、CRS-R 评分[1]、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GCS 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GC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2.2 两组患者 CRS-R 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CRS-R 评分均有改善, 且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EEG 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 EE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EEG 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波(θ、δ 波) 减少,α 节律增多,或者 α 波波幅增高。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组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治疗组

2

3

11

8

2

11

9

3

3

0

对照组

1

3

10

9

3

5

7

10

3

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BAEP 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 BAE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昏迷是脑损伤后无感知状态,患者表现为对自身及外界认知功能丧失。重型颅脑损伤可致大脑半球广泛神经元损伤、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功能被阻断,是常见的致昏迷原因,昏迷催醒是神经外科医生不断探索的课题。

神经电刺激作为催醒措施备受关注,电刺激分为脑深部电刺激、脊髓电刺激和经皮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和脊髓电刺激需手术植入电极,由于其并发症多因而临床应用不广泛。

正中神经电刺激属经皮电刺激,自1996 年Yokoyama 首一次报道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昏迷患者以来,作为一项无创、易操作、费用低、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病例报道逐渐增多。

上海仁济医院应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昏迷患者催醒治疗较早、报道病例数较多(465 例)[4-5],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后,SPECT-CT 显像观察双侧感觉运动区、丘脑、枕叶皮质、顶上小叶血流灌注增加,脑干诱发电位评估改善较为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促醒疗效,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雷晋,高国一,宋绍莉,等.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创伤昏迷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SPECT-CT 显像观察[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2):112-115.

高国一,包映晖,梁玉敏,等.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早期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创伤杂志,2012,2

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神经递质的变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 (13):1548-1549.

李春雨,郝亚洲,张志强,等. 高压氧及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术后催醒探索[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催醒的临床研究
上一条:CRS-R对4岁及以上意识障碍患儿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研究
版权所有: